圆明园的毁灭资料简介

更新时间:

一)圆明园的毁灭资料简介

  1、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 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 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2、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3、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 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4、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

  5、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6、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 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 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7、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这 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二)圆明园一日游攻略

  1、来圆明园游玩的话,最好乘坐地铁,因为出了地铁口就是圆明园遗址公园了。做公交也可以就是得来回倒车太麻烦,关键是北京堵车太严重。这个就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正门了。

  2、进了圆明园从左边开始走,就会看到一个跨溪石拱桥,如今只残存半个单孔石桥了,圆明园被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了。

  3、这是圆明园的荷花池了,到了每年的8,9月份就有荷花节,很热闹的。

  4、过了这个桥就是鳳麟洲了,现在也就剩一个高2到3米的石头上有个名字了,其他的都被毁了。

  5、桥两边都是垂柳,荷花池旁边也是垂柳。

  6、这是圆明园的l芦苇塘,大概有一亩吧,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现在圆明园也就荷花池和芦苇塘还不错。

  7、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生肖,以前是按时间放水的,到了那个时辰那个生肖就会喷水,圆明园被毁后现在就剩生肖了。

  8、莲花湖,两旁是垂柳,圆明园的荷花是最多的,湖也是最多了,里面很容易迷路。

三)圆明园什么时候被毁灭

  于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了圆明园。中国的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了圆明园。

四)哭泣的圆明园原文

  1、《哭泣的圆明园》原文: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未了的心愿,想去看一看圆明园,去看一看被英法联军蹂躏、践踏得面目全非的圆明园。能烧的都烧了,只剩这些被摧毁的残骸,凄凉地趟在那里,我仿佛听得见圆明园内百年历史的哭泣。

  那是一个洒满阳光的冬日,我在北京忙完公事后,背上相机和几个朋友一道打的来到了圆明园。我们从南门进,迎着风一直往北走,虽有暖阳,但刺骨的寒风依然象刀一样刮在脸上,沿途的湖面都结了厚厚的冰。我们走过一个个小湖,湖旁那一堆堆横竖趟着的白色大理石和汉白玉,我想应该是圆明园的遗址,它们与冻结的白色湖面相照应,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苍白,这些残缺的大理石和汉白玉,好比一堆堆仅剩的白骨在低吟且唱,诉说着古往今来痛心的故事。往事可堪回首,这些毫无生机的残垣,写满了凄惨与恐怖,我总是浮想联翩,我仿佛听到侵略者的嚎叫与怒吼;仿佛看到了清政府腐败与懦弱无能;更是听得见这些没有生命的断壁残垣在默默哭泣……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从不同的角度,用相机拍下这些在阳光散发着屈辱的废墟,百年风雨,它们虽然依旧洁白无瑕,历尽沧桑,它们虽然依旧晶莹剔透,但事过景迁,早已物事人非。这些欧式建筑的残垣上,依旧洋溢着傲慢与高贵,散发着骄奢的气息,彰显着皇室的尊荣;那流畅不羁的欧式拱门的曲线,承载了那段曾经辉煌而又不屈的历史。圆明园曾是一座珍宝馆,里面不知藏有多少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多少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如今圆明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它仅剩的这些被雕塑成欧式建筑的汉白玉与大理石,屹立于苍穹之下,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一段悲壮历史,它用惨痛的教训,血的代价警示着后人。弱国遭凌辱、欺侮,只有国富民强,一切帝国主义与反正派谁敢来犯?圆明园从旷世奇园到白骨累累,谁又能读懂它哭泣的灵魂、屈辱的心。一张一张地拍着这些残垣,泪水模糊了镜头。我咬紧着牙关,紧握拳头,心在流血。那种无法形容的屈辱感让我无地自容。

  面对着苍天和这奢华残破的罗马石柱,我仰天长叹,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于1861年11月25日就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暴行致巴特莱上尉的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最著名的关于圆明园惨遭劫掠的文字: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如此浩劫、侵略蹂躏中国,践踏中国的尊严!

  今天我站在这里为清政府感到如此汗颜。时代已经久远,历史不会重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能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懂得落后要挨打,国弱被人欺,只有祖国的强大我们才可以安居乐业,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军事、科技、政治、外交等,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我们都未曾看到过圆明园,如果它能保存到现在,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但时代的变迁总要留下一些遗憾。我们只有努力,只有强大,不把遗憾留给后人,才可堪称当之无愧。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一把大火已将圆明园喧哗洗尽,神话般的圆明园已变成一片废墟,我踏着沉重的步子走进这承载悲壮历史的圆明园,看到的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虽然没有看到挽联,虽然它已在此沉睡百年,但我依然能听得见它的呻吟与哭泣……

  2、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五)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1、资料: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2、背景:

  (1)历史上的圆明园,最初是由康熙赐给其四子胤祯的一座赐园,面积约为30公顷左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园内就已是“林皋清淑,波淀停泓”。1723年,雍正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至雍正末年,已建成30余处园林风景建筑群,遍布200公顷范围。

  (2)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圆明、长春和绮春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园东西宽2620米,南北长1880米,周边外围总长约11000米,共占地350公顷(5200亩),其中水面约140公顷(2100亩)。

  (3)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它是当时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文化艺术宝库,展示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精萃,同时收藏了各种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和艺术珍品。

  (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10月18日、19日,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下令米启尔骑兵团3500人在园内四处点燃罪恶的大火,全园顿时化为一片火海,所有庙宇、宫殿、历代收藏都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