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员工客户化

更新时间:

(一)如何理解员工客户化

  员工客户化是指只有像对待顾客那样对员工进行筛选、开发、经营、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才可能将众多的人才以员工的形式笼络于同一组织内,才能依靠这些员工为组织创造顾客及利润。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顾客式的员工化管理。

(二)如何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首先是认识到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正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永远不偏离、不背离初心,永远忠于党和人民。深入基层,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生中的困难,为群众送去温暖与真情,始终把群众当成至亲至爱的人。

  2、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其次是必须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惠民利民的决策部署。不怕吃苦,对于工作敢于直面困难,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不怕担责,积极作为,敢于创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勇往直前。

  3、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必须要转变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坚持人民赋予的权力和干部肩负的责任相统一,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为最重的职责。从群众利益出发、接受群众监督、增进群众福祉,真正带着感情做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实绩检验一切。

(三)如何理解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2、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崇高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

  3、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体育体制、体育运作和体育改革等特色;

  4、也有助于人们,特别是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体育科学的各种知识和理论;

  5、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体育科学水平、更好地为祖国体育事业服务的需要;

  6、用整体观或系统论观点分析,体育是由许多总体目标一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从空间维度讲,体育的构成要素是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种体育基本形态,而这三种体育基本形态又分别以体育目的和体育手段为其要素,体育目的又以体育方针为其要素,体育方针又以体育实施任务为其要素体育手段以身体练习为其要素,身体练习又以各种技术动作为其要素。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一个过程,其过程要素包括体育观念、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实施和体育效果等。

(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

  2、富强。国家富强以综合国力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须具备五大要素:基础实力强、经济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领先、军事能力强大、国家的政治制度优越。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核心科技创新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国家富强。

  3、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其核心内容是保证人民的权利如何实现、国家的权力如何健康运行,像我们说的选举、协商、表达、监督等都是常见的民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几个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4、文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表现出来的是综合国力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先进状态,比如政治开明、科技先进、人民生活富足等。党的十二大最早提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十六大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定义为“五位一体”,按此布局,我国将不断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5、和谐。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主旨是创造普遍发展、共同繁荣与持久和平的世界,比如,反对武力冲突;不同文明、文化、制度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促进和保障人权;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等等。

  6、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7、自由。包涵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同时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种限制和约束是出于保障最大多数人的自由的需要。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充满自由的社会,不仅物质丰富、生活富足,而且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8、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人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户籍、职业、贫富等差别而受到区别对待。我们既要强调形式平等、程序平等,又要通过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推动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努力追求结果平等、实质平等。还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公正。是对正当利益的维护,其实质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各种义务由社会成员合理承担。评价社会是否公正,社会底层群众的境遇是衡量的标尺之一。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有多有少,再加上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每个人面临的发展机会、获得的社会财富自然也不相同,所以公正并不等于平均。

  10、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体现了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各项事业都已经纳入法治轨道。强调法治思维就是尊重法律权威、遵循法治原则、体现法律理性。强调法治方式,就是按照法律规则处理问题、解决纠纷,使执政行为合法合理、公开公正。

  1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12、爱国。既表现为对祖国河山、历史文化等热爱之情,也表现为个人对他人、政治社会等热爱之情,更表现在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融入到建设祖国的实践中去。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美德,公民应坚持国家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但爱国应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分,我们既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又需尊重别的国家、民族的权利、自由和思想、信念。

  13、敬业。意味着热爱、看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将这种自豪转化成对工作的动力,对生活、集体和国家的热爱。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国民能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干好本职工作,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也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14、诚信。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以诚恳待人,靠诚实取信于人。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当今社会,诚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体道德修养层面,它更是现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公共领域的交往规矩以及政府机构的行事准则。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条约,都须讲诚信。诚信也是国家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国家、社会都讲诚信,诚信才能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才能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状态。

  15、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友善是对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是各阶层各行业都应该积极倡导的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特点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