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案内容

更新时间:

一)踏雪寻梅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2)了解刘雪庵、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3)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的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分析与表现歌曲。

  2、教学重难点:

  (1)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等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

  3、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堂乐器(双响筒、碰铃等)。

  4、教学课时:一课时。

  5、导入

  播放歌曲卓依婷的《你那里下雪了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组美丽的雪景图。(用课件展示)

  (教学设想: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提问学生:通过刚才的视频感受到了什么?

  生:冬天的美,有堆雪人,打雪仗,还有古人诗词等表达这种情感等等。

  6、学唱第一乐段时

  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同时解决其中的生僻字“霁ji”和“坝桥”的读音及词意。“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7、学习四句“响叮当”时

  请学生说说此情此景中小毛驴的铃铛声,应该是怎样的?

  让学生用对比法选择一条更适合的铃铛声,表现欢快而又轻巧的情绪。

  学生选择后,介绍断音记号。(“▼”断音记号——短促、跳跃)。

  8、探索实践:

  用打击乐为歌曲即兴伴奏。

  出示大屏幕,提出活动要求。

  教师演示双响筒、碰铃的伴奏效果。

  9、教学拓展:

  欣赏喜剧小品《踏雪寻梅》再次巩固,加深印象。

  10、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唱了歌曲《踏雪寻梅》,而且了解了很多音乐符号的含义。歌曲描绘了高雅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主人公之所以寻梅是因为热爱梅花的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贵气节。一个“寻”字更是突出了一个过程,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而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冰雪寒冷,坚持不懈,永不动摇。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梅寻梅之人!

二)工人的英语怎么写

  1、工人[gōng rén],它的英文翻译可以是以下:worker; workman; wright; factory-hand。

  2、工人古称“匠人”。今称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通常是指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人,他们本身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工资性质的收入。工人一般指工厂中生产工序的人,除了工厂的管理者外,都称为工人。

三)为什么王安石叫临川先生

  1、王安石称谓临川先生是由于王安石是临川人。

  2、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3、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4、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5、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四)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1、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9、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0、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