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清明节的古诗大全

更新时间:

一)写清明节的古诗大全

  1、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出自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6、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于: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7、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自于:温庭筠《清明日》。

  8、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9、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于:杨万里《寒食上冢》。

  10、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二)清明节的传说

  1、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让重耳喝了。

  2、十九年后,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却背靠柳树死在了山火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

三)清明节的风俗有什么

  1、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