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更新时间:

1,七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1、行气止痛:七里香气味芳香,辛散苦燥,用于温邪困脾,气滞腹痛,又为树木枝叶,辛温行散,温经活络,去寒除湿。

  2、活血散瘀:七里香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用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症。

  3、祛风除湿:七里香有祛风除湿功效,能止疮痒,去皮风,杀螆疥。常用于治皮肤搔痒,疥疮等证。

  4、软坚散结:累累如串珠的结核,大者属瘰,小者属疬。溃者称“鼠疮”。多发于颈部,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内生,结于颈项,《灵枢·寒热》篇:“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七里香辛香发散,疏肝理气,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用治瘰疬,功力不逊夏枯草。

2,七里香催芽的方法

  1、播种时间。

  七里香有很多不同的繁殖方法,而较为常见就是播种繁殖,一般情况下植株在春季时播种成活率最高,也可以在秋季时给其进行播种,千万不要在夏冬两季给其播种,很难使其植株的种子生根发芽。

  2、选种催芽。

  首先需要给其选用优良、饱满的种子,需将其种子浸泡在60℃的温水中,需给其浸泡15分钟取出,并继续浸泡在清水里3小时左右,取出摆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可增加种子的生根发芽率。

  3、配置盆土。

  七里香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那么七里香种子怎么种才能生根发芽呢,需要给其配置疏松、肥沃、保水性强的盆土,可用田园土、树皮、松针、有机肥等物质混合做基质,这样才能使其生长的更好。

  4、栽植管理。

  一般情况下可直接将其种子点播到盆土中,还要给其铺盖一层1~2cm厚的泥土,如果大面积播种,那么需间隔3~5cm就可以了,需适量的给其土壤浇水,使其土壤保持湿润,摆放在温和的阳光下,等待种子生根发芽就好。

3,七里香是什么

  1、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小乔木植物。开白色花,散发浓烈的芳香气味,远距离即可嗅到其香气,故名千里香。

  2、别名满山香、月橘、过山香、七里香等,产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及云贵地区,生于低丘陵或高海拔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出现。

4,有多少种植物叫七里香

  1、比较常见被叫做七里香的植物总共有五种,分别是月橘、木香、七里香、大叶黄杨和海桐。这些植物的原名和别名又被称作七里香,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花朵香味十分的浓郁,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能够令人心旷神怡。其中木香的花朵比较珍贵,其中花的颜色多为白色和淡黄色。

  2、月橘:又名七里香、十里香、石松。原产于台湾、热带亚洲、马来西亚、菲律宾。属芸香科,月橘属,常绿乔木或小灌木。分枝多,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近于无柄,叶呈卵形,叶表平滑。顶生或腋生呈伞形花序,花白,有强烈香气,可传得很远。相传距其七华里香味仍可闻,故名为“七里香”。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熟果可食用。驱蚊效果很好。七里香是热带观赏性植物,多用于庭园绿篱、盆景观赏。

  3、木香:又名木香藤、云木香、广木香、七里香,属蔷薇科,蔷薇属。半常绿攀援灌木,树皮红褐色(中药用的“木香”是菊科草本植物,非本种)。花白色或淡黄色,有芳香,有单瓣、重瓣之分,小花种甚为普遍,大花种不多见,较名贵。花径1.5至2.5厘米,晚春至初夏开,白者如香雪,黄者若披锦。果期9至10月,果近球形,红色。

  4、七里香为芸香科(Rutaceae)九里香属(Murraya)小乔木植物。开白色花,散发浓烈的芳香气味,远距离即可嗅到其香气,故名千里香。别名九里香、满山香、月橘、过山香、七里香等,产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及云贵地区,生于低丘陵或高海拔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出现,有时为小面积范围内的单优种 。

  5、大叶黄杨: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叶面光亮,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雄花8-10朵,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6、海桐 :是双子叶植物纲 、海桐科、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5,七里香花语

  1、七里香的花语是:爱的俘虏。

  2、七里香为芸香科(Rutaceae)九里香属(Murraya)小乔木植物。开白色花,散发浓烈的芳香气味,远距离即可嗅到其香气,故名千里香。别名满山香、月橘、过山香、七里香等,产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及云贵地区,生于低丘陵或高海拔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出现,有时为小面积范围内的单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