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三)系统提示Windows无法更新计算机的启动配置的解法

  1、插入U盘启动盘,从U盘启动,进入PE系统。

  2、打开DG分区工具,将C盘即系统盘格式化。

  3、点击菜单栏中的选项——重建分区表。

  4、右击硬盘,选择重建MBR引导。

  5、最后再使用PE系统中的重装工具进行系统重装即可。

(四)32位机指的是计算机的CPU

  1、通常所说的32位机,指的是这种计算机的CPU。

  2、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回能处答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

  3、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

  4、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