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日炎炎的成语

更新时间:

1.描写夏日炎炎的成语

  1、暑气熏蒸:指夏天天气湿热好像被蒸在笼子里一样。

  2、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3、烈日中天:炎炎烈日中正好处于天空的中央。

  4、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5、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6、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7、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8、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9、赤日炎炎:太阳暴晒,很热的意思。

  10、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

  11、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12、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

  13、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14、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2.描写夏日的句子

  1、夏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是我们充满激情的季节,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描写夏天的优美段落吧,让我们来享受夏天的清爽。

  2、夏神的脚步轻快而活泼,万物也随着蓬勃发展。听,鸟儿们细声的啁啾,悦耳清脆的声浪混着泥土的芳香,荡漾在欢欣的空气中。花儿们展开了一年一度最热烈的选美大会,蜂儿蝴蝶就是穿梭其中的最佳观众。

  3、天热得像在火里烤,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沥青马路被太阳烤得软绵绵的。

  4、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5、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

  6、盛夏,月季花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在绿叶中翩翩起舞;牡丹花开得更加美丽了,她娇媚艳丽,香气扑鼻。那几棵老杨树也长满了绿色,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

  7、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8、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9、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10、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把大地烤得像蒸笼似的。大树垂着头,小草弯着腰,大黄狗趴在树阴下伸着舌头喘气,河里的水也被晒热了太阳晒得地皮发烫,我们只好躲在家里。

  11、绿树浓荫街上的柳树像得了病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3.四川话的幺儿是什么意思啊

  1、幺儿是川渝方言,有以下几种意思:一指最小的儿子;二指对自己的女儿的爱称;三指用作辱骂他人的词语;四指对自己的儿子的爱称;五指在年轻一代中,还有情侣间的互相称呼,要好的女孩子之间的昵称类似亲爱的意思。

  2、四川话,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4.七夕又被称作什么节

  1、七夕节,又叫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2、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3、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耙耳朵四川话是什么意思

  1、“耙耳朵”一词正是形容男子耳根软,怕老婆。“耙(pā)耳朵”为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独有的词汇,因男子结婚后常被老婆揪耳朵而形象地留传开。

  2、“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量此类车型。演变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的称此为“耙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