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有哪些

更新时间:

1.读书方法有哪些

  泛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序例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正确的读书方法

  1、读书很重要的就是记忆,知道书中所讲的是什么,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但是记忆这里,有的人就有误区,所用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忘得快,而且还不能熟练的应用。下面就先介绍一下应该怎么“记”。

  2、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点大家都会清楚明了,那就是只要这个方法、这个知识点是自己理解了的,即使你没有刻意的去记忆,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但是不同的人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所以在刚接触的时候就要用正确的方法正确解读,这样才会准确(理解越深,记忆就越深刻,就越能够熟练的运用)

  3、现在的学生都知道上课要做笔记,但是“做笔记”这件事,已经慢慢的变成了这些学生上课的一个坏习惯,因为有的学生上课时狂抄笔记,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记而记,其实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在上课的时候记笔记,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老师后面讲的重点有可能你还没有捕捉到,这样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下来再整理笔记。

  4、读书,有的家长或同学认为,读书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并不然,读书的时候要合理的分配,还有就是在不想读书的时候要远离书,这样可以使之在读书的时候精力能够更加的集中。最初读书的时间建议一次30分钟,因为超过这个时间后就会使自己精力分散了。

  5、读书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问”,有的学生觉得问问题很丢人,没有面子,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师都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只有真正听课并试着理解内容的学生才能问出问题,而且问问题会让老师关注你,这样你会觉得上课的时候更有意思。

  6、如果是读文章的话,一般要读3遍,第一遍通读了解文章的构架,第二遍就要细读了解文章的大意,第三遍就是精读了,以此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读书要循序渐进。

3.快速读书方法

  1、设定目标、计划

  准备用多久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每天需要读多少页数,开始读书之前就要做一个计划。

  这并不是带着压力看书,而是有这样的目标,每天就会有一个标准,等同于给自己定了任务一样。

  也可以按时间制定,比如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这本书,做好书签和标记就行。

  这样读书,有利于我们改正拖延的毛病,也有助于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

  2、全书快速阅读

  这样是为了把一本书中相对精彩,重要的部分有一个初步了解,方便精读时着重阅读。

  而且在快速浏览的时候,可以粗略的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章节或片段,也可以发现并不是很重要,对全书而言影响不大的地方,可以适当的跳过。

  再者,可以大概知道整本书的框架,也有助于我们对全书的概况有一个预知。

  如果是小说类,特别是推理小说,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剧透了真的很无趣。

  3、用“大脑”读文字

  在追求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肯定是看一整行文字,或者一目十行的看。

  这样在速度上毫无疑问是快的,但是也容易造成,看了后面忘前面的情况发生。

  所以,用眼睛看清楚每个字,经过自己的大脑一遍,有一次记忆的过程,这样会让我们在继续阅读的时候,仍然记得前一页的内容。

  这样并不会使阅读速度降下来,反而会让阅读质量上升。

  特别是今天读完的部分,第二天接着往下读的时候,作用更为明显。

4.入门级的读书方法

  1、读书不二法

  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只读一本书。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书集,不当东翻西阅。”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2、波浪渐进法

  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部《昭明文选》,毛主席上学时读过,上世纪五十年代读过,上世纪六十年代读过,到了七十年代还读了好几次。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

  3、比较品读法

  此法是说一次读几本书,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写《魏书》的史学家夏侯谌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心里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这才知道《三国志》却比自己《魏书》好,于是当即烧掉了自己的书稿。搞研究或者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5.名人的读书方法

  读书要交友拜师 为人处世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读书也是如此,到一个学术氛围浓、人才济济的地方读书,有助于交流学识看法,探讨学术真谛,促进个人的成才。曾国藩择师的标准是“品学俱优、勤严并著”,且要“善讲善诱”,选友则要选择道德、学问能够与自己“互相质证、互相切磋”以“匡己之不逮”,这样,“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

  读书先立志 曾国藩在看重读书环境的同时,更强调读书人自身的立志。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曾国藩在谈读书三要素中,首先讲的就是有志:“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立志对学习的动机、情感、方向、目标发生直接作用,是学习达到成功的先决条件。

  泛读 大文豪鲁迅非常研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下,或者看一滴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温故和笔记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一总、二分、三合 爱因斯坦总结出了“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

  重视读原著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恩格斯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上一篇: 怎样做干面皮 下一篇: 怎样做红糖小丸子